借蒜变身百万富翁
我抽了一夜烟,烟头扔了一地,反复考虑要不要买进,毕竟这么高的价格买入,风险太大。最后,我决定赌一把
最初涨价的迹象是在6月的新蒜收获季。当时,山东地区的大蒜价格就达到每公斤2元多。“要知道去年每公斤0.2元都没人要,当时真拿不定主意要不要继续收购。”常德元说,他拥有两个容量1000吨的冷库,用来储存收购的大蒜。
此后的短短几天,大蒜的价格像坐上了火箭,竟然涨到了每公斤4元多,常德元决定不能再犹豫了。“当时我抽了一夜烟,烟头扔了一地,反复考虑要不要买进,毕竟这么高的价格买入,风险太大。最后,我决定赌一把。”常德元说。
于是,从今年6月中下旬开始,常德元就陆续从菏泽周边地区收购大蒜,直至两个共2000吨容量的冷库全部收满。最近几天,常德元刚从冷库里以8元/公斤的价格出了400吨大蒜。“真没想到大蒜价格会冲到这么高,我粗略估算了一下,今年100万已经赚到手了。”说这话时,常德元满脸得意。
在今年,山东还流传着一个广为人知的投机故事。年初,金乡县鱼山镇五名装卸工人见到大蒜便宜,合资买入七百多吨大蒜,当时价格仅为每公斤2角4仙,今年8月以每公斤5元6角出货,他们立刻变身百万富翁。
而近两年的金乡大蒜市场上,最负盛名的是“四大蒜王”,仅此四人储存的大蒜就有数万吨。这使得他们可以把控大蒜的价格走势,而众多中小散户也跟着赚得盆满钵溢。
暴富的传奇吸引着更多的人投入炒蒜的队伍,当全国各地的资金都涌向山东抢蒜时,大蒜的收购已越来越紧张。这些新的收购商斥巨资向蒜农、旧蒜商大量收购,购入大蒜后,就租用冷藏库囤货。金乡地区原本只有1000多洞冷库,如今已就增加到了1400余洞,这多出来的部分冷库就成为新手的储藏基地。
冷库正是囤积大蒜必须的设备。“你需要一座仓库,大量现金,几辆卡车。就靠这些运作。”摩根士丹利策略师娄刚这样这样总结。
囤积和缺蒜的状况使山东出现了一批大蒜经纪人,这些经纪人提供资金让当地的小型蒜贩子去全省各地收蒜。经纪人们掌控着很多蒜贩,这些蒜贩四处寻找种蒜的农户。这并不影响外省来的人,有蒜商甚至直扑那些种植地。
显然,要想生存下去,当地蒜商必须提高收购价格,而且要直逼外地蒜商的收购价格。“大蒜商们就像打仗一样紧张,都在抢大蒜!”常德元说。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常年研究温州民营企业热钱的流动,根据该会的调查,目前有5000万元温州游资进入北方市场买蒜卖蒜,“做大蒜生意能赚钱,温州商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李玉猛也认为,游资的炒作对蒜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他了解,“在蒜价3块多的时候,温州、山西、东北等地游资,保守估计有3个亿,来炒作山东大蒜,将价格推高至4块钱时全部获利退出。”
如今,这股炒蒜风也伸延到了网络,11月28日,在“淘宝网”上,有人兜售大蒜,一个山东苍山的“大蒜头”已索价7元。